三門峽遺留的唐詩宋詞不僅題材豐富、數量可觀,而且藝術價值也非常高。這些詩詞中既有歷代傳頌、婦孺皆知的名篇,也有很多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體現詩人某一方面藝術成就的代表作。這些名篇佳作,猶如顆顆珍珠,讓人目不暇接。 名作不少,藝術價值極高 在這些詩作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唐代杜甫的《石壕吏》、蘇軾的《和子由澠池懷舊》等詩篇。 杜甫的《石壕吏》不僅內容值得肯定,而且藝術價值極高,其藝術表現手法受到歷代文人的激賞。這首詩通過新穎而巧妙的藝術構思,將豐富的內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體的形象里,這種以實寫虛,以虛補實,虛實相映的藝術手法,使全詩顯得簡潔洗練又內涵豐富。他詩中遣詞用字極具匠心。如首句“暮投石壕村”,由于社會秩序混亂和旅途荒涼等原因,旅客們都“未晚先投宿”,尤其是在兵禍連結的時代。而杜甫卻于暮色蒼茫之時才匆忙地投奔到一個小村莊里借宿,這種異乎尋常的情景就極具暗示性。唐代時多走崤函古道南道,而他有意走了北道,就是因叛軍西犯會走人們常走的南道(后來事實也的確如此)。這句話表明詩人壓根兒不敢走大路(南道),一路急走,暮色蒼茫才匆匆落腳,石壕本是一個小鎮(《全唐詩》標題下有:“陜縣有石壕鎮”。石壕鎮即今硤石),彼時因戰亂變得極為荒涼,在詩人眼中也就是一個偏僻的小村而已。細讀該詩,會發現詩中一詞一字都值得人們細細品味。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雖然不是在三門峽所寫,但內容寫的是三門峽人王濬滅吳的故事。詩在寫此事時洗練、緊湊,于對比之中寫出了雙方的強弱,進攻的路線,攻守的方式。全詩敘說的內容是歷史事件,抒發的感嘆是詩人胸中的真情,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糅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襯,相長相生,營造出一種意蘊含蓄的蒼涼意境,給人以沉郁頓挫之感,為唐詩中名詩。 《繡嶺宮詞》的作者李洞生活在晚唐時代,這時社會危機日益深重,國勢處于風雨飄搖之中,而唐僖宗荒淫嬉戲、貪殘昏朽,更甚于唐玄宗后期。面對這種情況,詩人借寫唐玄宗的荒政誤國,以抒發對此時朝政的不滿。這首詩的新穎在于詩人寫李唐的衰朽,不著一字,而以“繡嶺”小景出之。詩四句全是寫景,但字字流露出詩人對國家命運無限關心的真摯感情。這種寄真情于字背,寓深意于眼前的藝術手法,含蓄蘊藉,頗得游刃騷雅之妙。 唐詩其他如崔曙的《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是登高抒懷詩的代表作,不論是《唐詩三百首》,還是其他登高賞景詩集大都選有它!端蛑{》是王建樂府詩歌的代表作,以質樸的語言、白描的手法表現了拉船人繁重的勞動情景,也喊出了他們的心聲。該詩層次感很強,藝術感染力極高,集中體現王建樂府詩的特點。盧綸《送李端》也被選入《唐詩三百首》,該詩從送別的時令起筆,然后寫離別的場景,再交代出身世之憐,而后回到現實,本想預測來日,卻是遙遙無期。一個“悲”字貫穿全篇,悲凄哀婉,讀來令人淚目,往事堪悲,離別堪傷,重逢無望,這離愁別緒又豈是一個“愁”字概括得了的?此詩歷來被稱為離別詩中難得的佳作。 《和子由澠池懷舊》是北宋大文學家蘇軾的代表作之一。北宋嘉祐元年(1056年),蘇軾在父親帶領下,和弟弟蘇轍一起由家鄉眉州赴汴京(今開封市)應試,路過澠池,止于奉閑僧舍。嘉祐六年(1061年)蘇軾赴任鳳翔(今陜西省寶雞市)簽判,再過澠池,此時收到弟弟蘇轍作《懷澠池寄子瞻兄》一詩,便以此詩回復。全詩悲涼中透出達觀,低沉中卻有昂揚,充分展示了蘇軾的達觀人生底蘊。此詩一氣貫串,自由舒卷,超逸絕倫,散中有整,行文自然,說理時沒有宋詩常出現的突兀之感,在“懷舊”中展望未來,意境闊遠。其中,“雪泥鴻爪”還演化為一個成語。 好詩連連,令人贊賞不已 這些唐宋詩詞中還有不少作品雖然由于多方面原因沒有像《石壕吏》等那樣知名,但藝術價值卻不容忽視。 唐太宗的《還陜述懷》、徐惠的《秋風函谷應詔》、唐玄宗的《途次陜州》、楊玉環的《贈張云容舞》、岑參的《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晉絳》、韓愈的《桃林夜賀晉公》、賈島的《題虢州三堂贈吳郎中》、元稹的《春曉》、李賀的《王濬墓下作》、許渾的《聽歌鷓鴣辭》、李頻的《陜州題河上亭》、韓翃的《送客水路歸陜》、韋莊的《題盤豆驛水館后軒》、杜荀鶴的《傷硤石縣病叟》等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岑參的《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晉絳》《西亭子送李司馬》《衛節度赤驃馬歌》《函谷關歌送劉評事使關西》《陜州月城樓送辛判官入奏》等詩,充分展現出他的浪漫主義風采,這些詩無疑是他先前邊塞詩風的延續和發展。在他筆下,虢州西亭之高、函谷關歷史之悠久、陜州城樓之險、赤驃馬之雄健被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展示虢州西亭之高時是這樣說的:“高高亭子郡城西,直上千尺與云齊。盤崖緣壁試攀躋,群山向下飛鳥低。”他展現陜州城樓之險則是這樣說:“送客飛鳥外,城頭樓最高。樽前遇風雨,窗里動波濤。”這些詩讀起來令人心潮澎湃、蕩氣回腸。 韋莊在虢州寫的《題盤豆驛水館后軒》《虢州澗東村》《三堂早春》《三堂東湖作》《魚塘十六韻》等詩,每一首都極為精彩,為歷代文人激賞!额}盤豆驛水館后軒》中:“去雁數行天際沒,孤云一點靜中生。”可以說是神來之筆,詩人靜動結合,冷暖色調反襯,從有到無,又從無到有!度脰|湖作》以湖面為中心,將湖上、岸邊、天上、四周的自然景物都組織在一起,匯集到湖中,成為活潑、優美、迷人而又寧靜之景。此詩結構新奇,用字準確、生動,詩中的動詞,如“動”“橫”“鋪”“投”“落”“倒”“入”“生”等,使本來靜的景物有了動勢,也使本來各不相干的景物相互融為一體。 宋代隱逸詩人魏野和宰相寇準這兩個原本可能沒有交際的人,卻在陜州成為好朋友,兩人的詩作也為人稱道!秾る[者不遇》《茅津渡》是魏野詩的代表作!秾る[者不遇》與唐代詩人賈島同名詩《尋隱者不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魏野作詩崇尚賈島,能出窠臼就已不易,又能出彩,并為后代人所稱道,可以看出魏野的作詩功底。這首詩純用白描手法,青松郁郁,白云悠悠,構成鮮明的藝術形象。將香風引入詩句,更使整個畫面增輝。“采芝何處未歸來,白云遍地無人掃。”這些詩句顯示了隱者的高潔,表達了詩人的向往之情。他的《謝知府寇萊公見訪(其一)》,信筆寫來,開闔自如,語言形象生動,讀起來妙趣橫生?軠实摹稌由贤け谒氖住冯m不全是在陜州創作,但內容都是寫的陜州河上亭壁。全詩四首,分詠一年四季河上景觀,表露自己由景物而引發的淡遠情思!稖毓m詩話》中稱:“寇萊公詩,情思融遠”。“融”者,簡淡也;“遠”者,清遠、高遠也!稌由贤け凇氛w現了這種融遠的情思,全詩沒有表達強烈的感情,伴隨景物的,唯有淡遠的情思和理性的感悟,而那一份高潔不俗的詩心也在這景物描寫中自然表露出來。 一些詞作特色鮮明 楊貴妃的《贈張云容舞》看似七言詩,但實際上是一首詞,又名《阿那曲·羅袖動香香不已》,所以張璋《唐五代詞》把它收錄其中。依《太平廣記·卷六十九·女仙·張云容》記載,張云容向別人介紹自己時說:“某乃開元中楊貴妃之侍兒也。妃甚愛惜,常令獨舞《霓裳》于繡嶺宮。妃贈我詩曰:羅袖動香香不已……”“阿那曲”,詞牌名,初為楊貴妃創制。阿那,又作“婀娜”,形容舞姿柔美!短钤~名解》:“(阿那曲)蓋唐仄韻絕句體也;蛟铺泼栋⒛乔,宋名《雞叫子》,又名《春曉曲》。”楊貴妃能歌善舞,妙解音律,對舞蹈的欣賞更是獨特超絕。后人認為,只有對音樂舞蹈本身是內行,才能有這樣生動的描繪,只有具有詩才,才能用這樣優美的文字并以詩的形式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柳永在三門峽留詞能考證出來的有兩首,其中《臨江仙引·上國》是在陜州送別宴后,其有感于世事無常而寫下的詞,借以感嘆離別之情。以景寫情,又移情于景,分不清是情還是景,營造極其凄絕、迷離的意境,把離情抒寫得既有濃縮的情致,又有綿長的余韻。詞中的“醉擁征驂猶佇立,盈盈淚眼相看”為柳永詞中的名句!抖L波·佇立長堤》這首詞是柳永失意人生的詠嘆,以悲情貫穿全篇,一步緊似一步、一層深似一層地寫盡了下層文人士子仕宦之途的矛盾心理和悲劇命運。 著名詞人賀鑄《將進酒(小梅花)》這首詞,借古抒懷,寫得慷慨激昂,可謂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將歷史上那些追名逐利之徒、蠅營狗茍之輩,嘲諷得入木三分,同時將自己超然物外的情懷也抒發了出來。這首詞妙在幽默而又不失哲思,風格豪邁曠達,是賀鑄極佳的一首詠史代表作品。一般詠史詞或詠史詩,都是抓住某件具體的歷史事件來抒發感情,但是賀鑄這一首卻是在總結歷史發展后將古今契合,抓住了歷史上的普遍現象,來表明自己的結論,這要比單純地抒發某件歷史事件更具感染力,由此可見其藝術才華之高。 無名氏的《誤桃源·砥柱勒銘賦》特點也極為鮮明。唐太宗在三門峽給砥柱勒銘,本來是為銘記頌揚大禹治水之功,而宋朝主考官掌禹錫及監生誤以為唐太宗砥柱勒銘是為銘記自己的功勛。此事被時為御史的韓玉女彈劾。此詞便以此進行諷刺,將主考官和監生諷刺挖苦得體無完膚。據有關資料顯示,《誤桃源·砥柱勒銘賦》是“誤桃源”現存最早的作品,也是該詞牌的代表作品,詞學家均以此詞來確定“誤桃源”的平仄音韻。 在三門峽留下詞作最為優秀的當推元好問的《水調歌頭·賦三門津》。元好問這首詞,筆力雄勁,氣勢縱橫,想象豐富,為詠嘆黃河之絕唱。全詞節奏明快,氣韻流暢,從上而下,環環相扣,把祖國的瑰麗山河和詩人的豪情壯志結合得天衣無縫,借景抒情,直抒胸臆,酣暢淋漓,堪稱杰作。所以葉燮《原詩》中稱:此詞“舒寫胸臆,發揮景物,境皆獨得,意自天成”。 三門峽唐詩宋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藝術瑰寶的一部分,很多都是難得的佳作,藝術價值極高。雖然我們在采寫“黃河岸邊遺落的唐詩宋詞”系列報道中作出一些探索,但由于它們都散落在浩如煙海的典籍中,非畢其功于一役,還需要社會力量積極參與,以久久之功去研究、宣傳、弘揚,讓唐詩宋詞成為三門峽優秀傳統文化金字招牌,讓三門峽人因之自信和自豪。(本報記者 劉書芳) ( 編輯:tln ) |
三門峽:一座藝術價值極高的詩詞寶庫
本報記者 劉書芳
來源: 發布日期:2023-02-07 打印

- 上一條:三門峽:蘊藏著內容豐富的唐詩宋詞
- 下一條:一棵古樹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