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從河南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傳來喜訊,經過縣級申報、市級初審、否決項評估、明查暗訪、資料審核、綜合評定等工作,繼續命名河南省澠池縣為“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縣”。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乎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不但是衡量一座城市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指標,同時也是對城市管理者水平和能力的重要考驗。
食品安全事故報告連續三年為零。堅持“嚴”字當頭、“安”字兜底、“好”字見效。用最嚴苛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加快建立科學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這是澠池縣委、縣政府在食品安全方面向全縣人民群眾交上的一份滿意答卷。
黨政同責 推動“兩個責任”落地見效
近年來,澠池縣加快推進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將食品安全工作列為縣、鄉、村“一把手”工程,積極構建黨政“一把手”雙總責,四大班子成員共同履職的機制,全面落實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推動企業主體責任有效落地落實?h委、縣政府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第一組長、縣長任組長的食品安全責任工作機制領導小組,包保工作建立縣、鄉、村領導全覆蓋,縣四大班子領導各包保1家B級主體,鄉鎮領導干部和村三委干部班子全部落實C級和D級包保責任。圍繞“一年打基礎、兩年全覆蓋、三年見成效”總目標,在全縣構建分層分級、精準防控、末端發力、終端見效工作機制。
為進一步普及食品安全知識,營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氛圍,澠池縣在人流量較大的街區精心打造食品安全主題公園,主題公園由食品安全主題廣場、食品安全科普長廊、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長廊、文化雕塑小景等板塊組成,寓教于“景”,廣泛宣傳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弘揚健康飲食文化,讓市民在休閑娛樂的過程中學習食品安全科普知識,成為健康生活方式的實踐者和受益者。
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結合澠池實際,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運作、分步實施、多方共贏”的原則,全面開展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工作。完善事前風險預防、事中風險控制、事后理賠服務相統一的食品安全責任保險長效工作機制,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風險,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利益。截至目前,澠池縣實現農村流動宴席、學校、養老機構等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全覆蓋。
智慧監管 讓“舌尖上的安全”看得見
澠池縣利用“互聯網+”,在“藍天衛士”、“透明車間”、“流通銷售”、“明廚亮灶”等四大領域實現透明監管和智慧溯源,涵蓋了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條。
為破解農產品追溯難的問題,給老百姓提供全程可視的農產品消費環境,該縣依托“藍天衛士農田監控系統”和“農產品安全追溯平臺”,能夠全方位、全天候了解作物施肥、噴灑農藥等情況,填補了農作物生長過程中的監管“盲區”,打造了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的全過程視頻聯網監控體系。
針對廣大市民關注的農藥殘留、吊白塊、肉類水分等項目進行現場快速檢測,在農貿市場、大型商超和餐飲店周邊開展食品安全“你點我檢”、“你送我檢”食品快檢活動,并當場公示檢測結果。2022年共開展快檢檢測1000余批次,獲得了廣大群眾一致好評,同時也提高了群眾對食品安全的知曉率和滿意度。
澠池縣市場監管智慧監管平臺在“透明生產”、“流通銷售”、“透明餐飲”智能視頻監控系統板塊中,將經營主體的生產資質、食品檢驗檢測證明、監管等級、產品信息、監督抽檢結果、企業自查內容、產品溯源等信息和對應環節的實時監控畫面相聯接,實現一體化、可視化、智能化管理。老百姓通過手機APP監管系統都能一目了然,讓群眾真真切切參與到食品安全監管中來。目前全縣有60所學校、43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已經納入“互聯網+”監管平臺,可以實時播放各單位的視頻圖像,實現過程可控。使各流通節點信息互聯互通,以“正向跟蹤、逆向溯源”為核心,形成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質量安全追溯鏈條,變“點監管”為“鏈監管”,實現食品質量安全的全過程無縫隙監管。
機制創新 破解農村流動宴席監管難題
近年來,澠池縣把農村流動宴席監管作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力量,全力攻堅,通過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創新,有效破解了農村流動宴席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難點和痛點。
對全縣12個鄉鎮,236個行政村的農村流動宴席食品安全情況,開展了長達6個月的調查摸底,研究出臺了“123”工作法,即“一個辦法”(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兩個標準”(農村集體聚餐承辦經營一、二級標準)、“三個表格”(流動宴席備案登記表、基本信息表、經營報備表)。組織召開農村流動宴席集中整治大會。圍繞準入驗收標準,從全縣300余家經營戶中,評定出符合條件的經營單位44家。其中一級承辦單位(在全縣范圍從事農村流動宴席經營活動)12戶,二級承辦單位(在指定的1--2個鄉鎮從事農村流動宴席經營活動)32戶,對符合經營標準的44家單位全部予以備案、納入規范管理,260余戶經營者因不符合申報標準被強制停止經營活動。目前縣域內部分經營戶已新購置專用流動餐車5臺,冷鏈運輸車輛8臺,冷藏運輸車29臺,其它運輸車輛40臺,實現了設施設備提檔升級。
為凈化經營市場,規范經營行為,縣市場監管局和公安局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大隊先后開展6次農村流動宴席食品安全專項執法檢查,嚴厲打擊違規經營活動,F場取締非法經營活動20家,依法查扣運輸車輛6臺、工具4000余件,立案查處6起,罰款6萬元。通過強力整頓,全縣農村流動宴席無序經營狀況得到全面改善。
為促進全縣農村流動宴席的規范化和自律性管理,引導經營戶成立“澠池縣農村流動宴席協會”。由縣市場監管局牽頭,組織44戶獲得農村流動宴席經營資格的負責人,召開“澠池縣農村流動宴席協會第一屆選舉大會”,圍繞協會對行業自律、維權、培訓三項主體功能,制定了協會的工作職責、工作流程等,形成了農村流動宴席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澠池模式”。
行刑銜接 對食品犯罪重拳出擊“零容忍”
為加大對食品犯罪的打擊力度,澠池縣于2017年1月率先在全市成立了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大隊,公安部門選調7名精干警力,配合食品安全職能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查辦食品違法犯罪案件。
縣市場監管局強化同公安、檢察、法院等部門的協作溝通,建立健全聯席會議、分析研判、案情會商、提前介入、聯合執法等制度,使食品安全行刑銜接機制落到實處、發揮實效,構建“一網聯動、隨機抽查、協同監管、綜合執法”的工作格局,形成共同打擊食品違法犯罪合力。
制定出臺了《澠池縣食品安全有獎舉報辦法》,實行應急聯動指揮中心與“12315”投訴舉報平臺并網聯動,建立統一接收、分類辦理、限期辦結、統一督辦的業務閉環,依法快速保護群眾利益。始終保持嚴打食品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拓展打假治劣寬度、深挖細查廣度、精準打擊力度,以“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雷霆之勢,在元旦、春節等重要時段,對學校周邊、集貿市場、城鄉結合部等重點領域開展聯合執法,對疑似食品違法案件進行現場取證、抽檢送檢、立案查處、重拳打擊。2019年以來,共查辦各類食品違法案件370余起,查辦有毒有害食品刑事案件147起,搗毀制假窩點69個,刑事拘留120人,涉案價值達9000余萬元。
食品安全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在下步工作中,澠池縣將以命名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為契機,以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繼續提升全縣食品安全度、經營者誠信度、消費者滿意度,切實服務和改善民生,保障人民群眾吃得安全、放心、優質,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梁小衛)
( 編輯:wlh ) |
榮譽是這樣取得的——澠池縣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紀實
來源: 發布日期:2023-03-03 打印

- 上一條:科技助農忙
- 下一條:提高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水平